![]() 描述
蔡一强,1973年出生,助理工艺美术师,江苏宜兴人,青年陶艺家。出生于紫砂世家,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的熏陶,有较高的艺术天赋。1991年进紫砂工艺五厂,得到多位制壶前辈和制壶名家的悉心指导,制壶技艺日益精湛,作品兼有造型典雅、线条流畅、气韵生动等特点,深受国内外藏壶爱好者的赏识。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展览、并获奖,作品被载灵芝供春,原矿老段泥,容量180cc,作者民间实力派艺人蔡一强,伺茶利器,西施壶有着柔美的外表,气质端庄优雅,此款西施在传统器型上做了改良,树枝壶把和壶嘴,灵芝壶钮,器型完美生动,色泽淳朴,手感相当舒适。壶身圆润饱满,样式小巧可爱,工艺独到。 作品图片![]() 泥料特点![]() 缎泥原矿称之“老团泥”,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,原矿外观近白色,夹深绿斑点;除可当泥胚製陶外,亦可磨筛成细颗粒,作为调砂效果之用;烧成后呈次鹅黄色,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。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,产地亦为黄龙山,原矿呈绿灰色,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,烧成后呈米黄色调。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,空气对流顺畅;日久使用,渐露锋芒,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。泡茶好喝,赞不绝口!早期泥料调配跟早期窑炉所升温度较低温,在一般缎泥产品会近期来所用窑炉为高温窑,所烧成之缎泥壶,可轻易提升至所须温度,而真正达到较高的结晶,绝不吐黑! 壶型特点![]() 供春特点在中国紫砂壶的发展史上,供春壶的制作有着要其重要的地位,它是紫砂壶走向成熟并发展到高峰的开端,而供春壶也已成为中国紫砂壶的一个象征,是中国工艺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。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宜兴制壶艺人供春所制,供春壶最初称作“树瘿壶”,为纪念供春后改名为“供春壶”,此壶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颗银杏树的树瘿制作而成,他在壶上刻上树瘿上的花纹,烧成之后此壶却是非常古朴可爱,后来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便闻名于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