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尖传承,千年紫砂文化!      欢迎光临古宜紫砂壶艺网!
《子冶石瓢》

《子冶石瓢》

服务承诺: 正品保证 老师授权 证书齐全 顺丰包邮

【作者简介】

姚玲香 查看作者更多信息
,中国紫砂优秀陶艺家。从事制壶工艺已有30年,1962年生于丁蜀镇蜀山。。。

商品详细

【名称】子冶石瓢 (黄龙山稀有龙血砂)
【容量】260cc
【作者】姚玲香 - 助理工艺美术师
余藏其画竹研,研背有竹一枝
黄龙山稀有龙血砂●260cc(产量稀少属于降坡大类是目前已知的含铁量最高的紫砂,比普通紫泥高出约3倍。龙血砂近乎全颗粒,粘性差,即便粉碎到100目仍然不易成型,密度高,透气性绝佳)
作者姚玲香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(原二厂老艺人,制壶40余年,泥料专家,资深实力派,新品首发)
刻绘吴志军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
子冶石瓢,最早乃是由子冶在石瓢上刻绘而得名,其壶身、壶把的三角形更为规整,被称为「瘦壶」,透出一股刚韧之气,抑扬顿挫,挺拔凛然。壶流口部微张似喇叭状,壶盖小而盖沿厚实,壶把方折刚毅,以刚柔兼施,允克用藏的精髓,蕴精气神韵于一身。

石瓢 · 壶型简介

石瓢最早称为石铫,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,有流的小烹器。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,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《试院煎茶》诗:“且学公家作名钦,砖炉石铫行相随”。苏东坡把金属“铫”改为石“铫”,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,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、铁器皿味道好,于是他就地取材,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“流”(壶嘴),又有“梁”(壶提)的砂陶之“铫”用来煮茶,这“铫”也即后人所称的“东坡提梁”壶,这可谓最早的紫砂“石铫”壶。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,至陈曼生、杨彭年时期,已有了很大的变化,更趋向文人化、艺术化。

“曼生石铫”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,重心下垂,使用稳当,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,出水畅顺,壶身呈“金字塔”式,观赏端庄。“曼生石铫”与“子沾石铫”相比,虽同为彭年所制,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,后者则刚烈而古拙,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。那么,紫砂“石铫”何时称“石瓢”呢?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,顾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,仅饮一瓢”,“石铫”应称“石瓢”,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。

猜您喜欢

《君德》
桃李天下
六方慧禅
百福乐圆
大展宏图
《鸿运》
《西施》
六方笑樱
> 古宜紫砂商城